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2:19 点击次数:66
很多人提及佛经,第一印象可能就是“长”。然而有这么一部佛经,加上题目一共286字,却在佛教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。这部佛经就是《心经》。
《心经》全称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顾名思义是一部般若类的经典。般若是一个音译词,它的意思是“智慧”,但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,而是能够体悟空性的智慧。因此般若类经典是大乘空宗所崇奉的经典。
《心经》虽然很短,就几百个字,但是它阐述了般若类经典的核心思想,就是一切皆空,空有相即。
那么,到底什么是“空”呢?其实佛教刚传入中国时,很多人也理解不了“空”,于是拿中国哲学,特别是道教哲学的一些概念和思想往上面套。围绕着“空”,产生了六家七宗,分别为:本无宗、本无异宗、即色宗、识含宗、幻化宗、心无宗、缘会宗。然而他们说得都不完全正确。
直到南北朝时期,出现了一位天才的佛学家——僧肇,才把“空”解释清楚了。
僧肇说:不真即空,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一个不变的本质,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实的,也就是空的。
因为一切事物都必须依靠其他事物才能存在,必须以其他事物为原因,这叫做“因缘”,因是直接原因,缘是间接原因。比如一个人,他是父母结合产生的,是父母用食物养育大的,父母就是他的因,食物就是他的缘。
所以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地永恒地存在,是由因缘产生的,又随着因缘在不停地变化。这就是不真实,是空。
但是空不是没有,不是虚无,只是虚假,这叫做“假有真空”,假有也是有。
《心经》中的名句: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这里的“色”不是指美色,指的是有形的事物,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:一切事物都是没有真实的本性,这叫“色即是空”;但是一切事物又都存在着,这叫“空即是色”。
举个例子:比如我面前经过一位黑长直的大美女,人长得漂亮,身材又好,这可是活生生的人啊,我看不出她怎么就空了。难道佛教高僧都是魔术师,能大变活人,把人变没吗?
佛教认为,一切有形的事物都是由因缘产生的,就是由各种条件凑到一块产生的,条件不存在了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了。
比如,这位美女是她父母结合产生的。她能从一个小婴儿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,是因为饥饿时有父母的喂养,生病了有医生的治疗。她之所以这么美,是因为父母基因好加上后天保养的好。她身材好则是因为她经常健身。她此刻能活生生的走过我面前,是因为我们周围的氧气无处不在。
看来这位美女今天能出现在我面前,是无数因缘凑在一块的结果。如果任何一个因缘不存在,可能这个美女也就不存在了。
所以这个美女不是永恒的、独立的存在,她依赖于其他条件而存在,这在佛教叫做“没有自性”,因此是虚假的。
美女既然能产生,也就会衰老、消亡,她的美貌也如镜花水月,转瞬即逝。说不定这位美女转过街角就遇到车祸而毁容呢。所以这个世界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东西。这就是《心经》说的“色不异空”。
有人可能会想,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虚假的,那我是不是做任何事都可以?反正都是虚假的嘛。
比如我看到那位虚假的美女,能不能拿一根虚假的棍子,揍她一顿,把她绑架了?如果我真这么做了,美女一定会拿出一个虚假的手机,打一个虚假的电话,会开来一辆虚假的警车,下来一名虚假的警察,把我抓到虚假的派出所,让我吃一些虚假的苦头,可能我虚假的工作也会丢掉。
所以,如果我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,哪怕我的佛学造诣再高,哪怕我把这世界看得再空,也不会这么做的。这就是《心经》说的“空不异色”。